梅诺蒂,G.C.
(1911-07-07~2007-02-01)
意大利作曲家。中文全译名吉安·卡洛·梅诺蒂。
生于意大利瓦雷泽省的卡德利安诺,卒于摩纳哥。出身于一个富商家庭,母亲是一位颇具才华的非专业音乐家。13岁入米兰音乐学院时已完成两部歌剧。1928年始,就读于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在此结识密友S.巴伯。1933年毕业后,开始构思意大利语喜歌剧《阿米里亚赴舞会》,1937年返美途中完成,英国首演及之后在美国大都会歌剧院演出,大获成功。1939年完成广播歌剧《老妇人与小偷》,1942年的《岛之神》演出反应平平,但《神巫》(1945)一炮打响,为他带来国际声誉,该剧不仅在百老汇舞台常演不衰,其中许多民歌风格的曲调听者耳熟能详。1946年创作的独幕轻喜剧《电话》再次受到欢迎。20世纪40年代末曾为米高梅公司创作电影音乐,这一经历孕育出他另一部杰作《领事》(1949),该作品音乐语言亲切,舞台技巧简洁,1950年荣获普利策奖和演剧界奖。50、60年代,梅诺蒂迎来自己创作上的高峰。美国国家广播公司委约作品、电视歌剧《阿马尔与夜访者》(1951)播出,该剧角色不多,声乐技巧不难,音乐却朗朗上口,业余人士亦可轻松担当,因此成为20世纪演出频率最高的歌剧之一。《布利克大街的圣者》(1954)再次为他带来一系列荣誉,连续获奖。《独角兽、蛇发女怪和人头狮身龙尾兽》(1956)构思精巧,采用文艺复兴晚期牧歌喜剧的风格,由12首牧歌和6首器乐间奏曲组成,是他最受欢迎的歌剧之一。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还有歌剧《玛丽亚·戈洛温》(1958)、《迷宫》(1963)、《最后一个野蛮人》(1963)、《马丁的谎言》(1964),儿童剧《救命!救命!天体之链》(1968),以及康塔塔《布林迪西主教之死》(1963)等。70年代后,他除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外,创作依旧旺盛。非歌剧作品《翠鸟交响曲》1976年问世。1986年曾专为歌唱家多明戈创作歌剧《戈雅》。作为20世纪西方音乐舞台上最多产最重要的歌剧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体现出扎根传统、与时俱进的特点。他充分注意观众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挖掘人声的潜力,并不认为人声业已过时,明确表示这是歌剧创作中的核心部分。同时密切关注新音乐的发展动向,为求得戏剧性的舞台效果,他不吝运用不协和和弦、十二音技法、电子音乐磁带技术等新音乐成果。他的声乐旋律平易近人,广为传唱。他集编剧、脚本创作、作曲、指挥为一身,是西方舞台剧发展史上,前承G.格什温,后启L.韦伯的重要人物。
词条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