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特,E.
最后更新 2017-09-04
(1886-06-01~1946-08-02)
瑞士音乐学家。中文全译名恩斯特·库尔特。
生于维也纳,卒于伯尔尼。就读于维也纳大学,师从
库尔特的理论构建与A.叔本华的哲学、现象学、格式塔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有一定联系。他明确指出音乐心理学有别于音响心理学的文化心理特征:提出把握音乐感受完整的“力量感、空间感、物质感”与音乐创造的“心理能量”等学说;对旋律线条对位和紧张度变化动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浪漫主义音乐的和声进行了哲学研究与心理分析,指出在它们中存在的建构与解构的两极性力量;对音乐创造在意志再现、下意识活动与音响外化三个层次的特征进行了剖析。这些理论建树,对音乐美学与音乐文化心理学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
主要著作有《格鲁克的歌剧系列直到〈奥菲欧〉的风格》(1908)、《理论的和声技法与调性呈现体系的设想》(1912)、《线条对位的基础》(1917)、《浪漫主义和声技法以及它在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中的危机》(1920)、《布鲁克纳》(1925)、《音乐心理学》(1931)。
词条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