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0-02-13~1938-11-21)
美籍波兰钢琴家、作曲家。中文全译名利奥波德·戈多夫斯基。
生于立陶宛维尔纽斯附近的索什里,卒于美国纽约。3岁时即显露出音乐天赋,5岁已开始作曲,并通晓钢琴和小提琴两样乐器。9岁举行首次钢琴独奏会,14岁进入柏林高等音乐学校,几个月后即赴美国和加拿大演出。1887~1890年回欧洲,先后在巴黎和伦敦。1890年到美国纽约担任音乐学院教师。以后的10年中一直在美国执教(1894年在费城,1895年后在芝加哥)。1900年在柏林的演奏会引起极大轰动,建立了他作为演奏家和著名钢琴音乐作曲家的声誉,并留在柏林任教。1909年转任维也纳音乐学院高级班教授。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定居美国,并开始了远至东亚的旅行(至1922年)。1930年,在录制F.肖邦的《E大调谐谑曲》时,患了中风,由于手指麻痹而结束了演奏生涯。他发展了“重量-放松”弹奏法。由于他在演奏与教学中极为出色地掌握了钢琴技巧,尤其是对左手技术的特殊重视与研究,使他把钢琴技巧发挥到了极致。他的钢琴作品大都具有艰深的复调技巧。
作为作曲家,他是一位传统主义者,他的和声语汇来自J.勃拉姆斯、肖邦和F.李斯特,而他五个乐章的《e小调奏鸣曲》(1911)史诗般的规模与《交响变形曲》庞大的结构则受到W.R.瓦格纳和R.施特劳斯的影响。虽然他自认为其最成熟的作品是为左手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