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06-13~1978-08-02)
墨西哥作曲家、指挥家、教师、作家。中文全译名卡洛斯·查韦斯。
生于墨西哥城,卒于同地。是墨西哥音乐界20世纪30~70年代最重要的人物,在50年中他创作了200多首作品,在美国、拉丁美洲和欧洲指挥了大量管弦乐音乐会。他还举办音乐讲座、出版音乐著作。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可以看出以下特征:包含从前哥伦布时期直到现代因素的墨西哥主义;轻度的不谐和、拱形的旋律线及无调性与多调性的混合;对古典形式的偏爱、现代的不谐和音响和明确的调性这三者的结合。
他最早的钢琴教师是他的哥哥,11~15岁师从
墨西哥的革命使新的民族主义文化得以成型,政府提倡印第安人的文化,尤其是殖民时期以前的印第安人文化。1921年,他举行了第一次作品(其中包括一首《钢琴六重奏》)音乐会。教育部长委托他创作一部以阿兹特克印第安人为主题的芭蕾舞剧——《新火》,它采用大乐队,还加上了土著乐器,并具有浓厚的印象派色彩。
1922年查韦斯去柏林、巴黎和维也纳访问,与法国作曲家P.杜卡见面。从1923年起多次以指挥家身份到纽约访问。1938年他接替
1928年夏,墨西哥成立墨西哥交响乐团,查韦斯任团长。该团在查韦斯率领下共演奏了487首作品,其中有82首是墨西哥作曲家的作品。查韦斯还举行专为儿童、工人演奏的音乐会,并常去外省演出,做了大量的音乐普及工作。1928~1934年他被任命为国立音乐学院院长,他在该院新创建了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音乐史与文献、新音乐三个研究室。1932年他访问美国时,对电声音乐进行了研究。1952年他担任国家艺术学院院长。后来他专心作曲、教学和写作。1960年他在音乐学院开办了作曲学生研究班,并担任导师,培养了一批作曲家。1970、1973、1975年,他接受了英国、美国大学的邀请前往指挥音乐会和举办讲座。
查韦斯在1921年以前的作品大部分为钢琴曲,包括墨西哥歌曲的改编曲在内,这时期的作品属浪漫主义(尤其受到
他的阿兹特克芭蕾舞剧《四个太阳》象征了地球、空气、水、火四种元素,发掘、传扬了前哥伦布时期印第安人的传统,这也与当时盛行的民族主义相呼应。在他的第二交响曲《印第安》中采用了印第安人的三个旋律作为三个乐章中的基本乐思,还采用了几种印第安人特有的乐器。在旋律、和声、节奏上都有新意。
当查韦斯的创作涉及前哥伦布时期的文化时,他都认真地研究印第安人的乐器以及早期西班牙历史学家对古代音乐的报道和记载。他在芭蕾舞剧音乐中采用了不少民间乐器,其中大部分是敲击类乐器,还包括一支笛子。他最有特色的、与前哥伦布时期有关的作品是简短的《霍齐皮利》,副标题是“想象中的阿兹特克音乐”。由4件管乐器和6件敲击乐器演奏,包括特波纳兹特里木鼓和大的竖鼓乌艾乌艾特尔以及用木和骨制的刮器,用长号来模拟大海螺号。其所作芭蕾舞剧《蒸汽机的马》表现了现代背景中的民间因素,并将充满感情的、热带自然的生活与美国高度工业化的社会进行对比,代表热带的是墨西哥的民间舞蹈瓦班戈和萨恩东嘎。在第二场“一艘驶向热带的船”中,还有一首探戈,表现海妖的诱惑,很有效果。
查韦斯擅长写作乐队音乐,尤其偏爱管乐器,对节奏的重视表现在多线条节奏、交叉节奏、切分节奏以及不规则的节拍等。旋律通常采用七声音阶,有时也用五声音阶,C、A、D、C几个音的旋律细胞常出现在他1926~1976年的作品中。和声中大量运用四度、五度,在进行中也常有九度。他在协奏曲的形式上有所创新,在他的小提琴协奏曲中采取了回文的形式:即行板、快板、广板、谐谑曲、华彩乐段、谐谑曲、广板、快板、行板。除上述作品外他还创作了6首交响曲。
查韦斯的成就使他成为当时拉丁美洲最主要的作曲家之一,并将墨西哥音乐带进了20世纪,带到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