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斯勒,H.
最后更新 2017-09-04
(1898-07-06~1962-09-06)
德国作曲家。中文全译名汉斯·艾斯勒。
生于莱比锡,卒于柏林。青少年时代在维也纳接受音乐启蒙教育。1916~1918年在军队服役,而后入新维也纳音乐学院。1919~1923年师从A.勋伯格。1924年以创作的钢琴奏鸣曲获维也纳艺术奖。1925~1933年在柏林克林德沃特-沙尔文卡音乐学院任教。1926年加入德国共产党。1930年开始与著名剧作家B.布莱希特合作,并结下终身友谊。1933年因遭纳粹迫害而流亡国外。1938年移居美国,在纽约新立社会研究学校任教。1942年到好莱坞从事电影音乐创作,并在南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授课。1947年遭“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监禁,后经C.卓别林、A.爱因斯坦、P.毕加索、A.科普兰等人联名抗议,于1948年3月获释并离开美国。先到维也纳,1950年起定居东柏林,成为德国艺术研究院成员,并任柏林高等音乐学校教授。其作品数量众多,包括40部戏剧音乐、40余部电影配乐和600余首歌曲,还有交响曲、室内乐、大合唱。其中最优秀的作品有与布莱特合作的合唱《措施》(1930)、《母亲》(1935)以及歌曲《剪报》等。许多歌曲采用一种叫作“大众歌曲”的新的流行风格创作,一些作品用十二音技巧谱成。1949年创作民主德国国歌,曾两次获国家奖金,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成为欧洲社会主义音乐艺术的代表。专著《电影音乐作曲》(1947,与他人合著)是其理论代表作。
词条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