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7-04-16~1879-01-16)
加拿大法语诗人。
位于蒙特利尔圣路易斯广场的克雷玛齐雕像生于魁北克市,卒于法国勒阿弗尔。1844年完成学业后,和兄弟合伙在魁北克城经营书店。由于他博览群书,熟谙经典的法语文学,很快就使自己的书店变成了当地法语文化的中心,而他自己也成为学者。
在经营书店之余,克雷玛齐开始了诗歌创作。1849年,他的兄弟为他编辑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地区与祖国的朋友》。后来,魁北克报纸也经常登载他的诗作。真正令克雷玛齐成名的作品是《卡里永堡的旗帜》(1858)。他的诗歌大多抒发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在英国统治下的孤独和痛苦、对法兰西语言及法裔传统文化的一片忠心。
在《加拿大老兵之歌》(1855)中,克雷玛齐哀叹昔日的辉煌早已灰飞烟灭,今日的状况令人不堪忍受。他的诗歌经常涉及“放逐”这个主题。在《亡灵》(1862)一诗中,诗人发出了同样的感叹。在最长的一首诗《三个死者的漫步》中,诗人将死者比作“幸存的”活人,而活人则被比作“缓刑的”死者,象征着加拿大法语作家的艰难境地。他还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钟情于充满现实主义又有些玄想的波德莱尔式的诗歌。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克雷玛齐的书店演变成了文人和思想家俱乐部,成员组成了流派魁北克文学运动,还创办了《加拿大聚会》和《加拿大同行俱乐部》两份影响力很大的文学杂志。他于1851年访问法国后,确信魁北克力量的源泉,在于同法国具有共同的历史。他的诗作也从描写当前的现实转变为对历史的赞美和向往。
1862年,由于一场财务诉讼,克雷玛齐的书店破产,他离开了魁北克,长期侨居法国,并改名为朱尔·封丹。1870年普法战争中巴黎被围,他逐日记载的日记是优秀的散文作品。
• 威廉 H N.加拿大文学史.吴持哲,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 孙桂荣.魁北克文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