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包括上海、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9个城市,覆盖面积约7.62万平方千米。
2016年5月24日,上海市松江区率先提出沿G60高速公路构建产城融合的科创走廊,即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G60科创走廊正式进入1.0时代。
2017年7月12日,上海市松江区与浙江省杭州市、嘉兴市合作签订《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建设沪嘉杭G60科创走廊,标志着2.0时代正式启动。
2018年6月1日,G60科创走廊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G60科创走廊总体发展规划3.0版正式发布。金华等其他6个城市同时加入,9个城市共同发布《G60科创走廊松江宣言》。3.0版标志着G60科创走廊从城市战略上升为长三角区域战略,在长三角层面统筹规划、共同推进,定位更高、使命更大。11月,9个城市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共同发布《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协同扩大开放促进开放型经济一体化发展的30条措施》,聚焦外资准入、对外贸易、金融服务、产业体系、科技创新、营商环境等领域。
2019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纳入《规划纲要》,上升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重要平台。6月24日,2019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研究部署G60科创走廊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具体举措。长三角G60科创走廊3.0版自此升级。
2018年8月13日,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规划展示馆内,全息投影仪播放戏曲表演
G60科创走廊秉承新发展理念,聚焦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实体经济,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开放和实现更高质量的区域一体化发展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G60科创走廊着力打造“一廊一核多城”总体空间布局。“一廊”即G60科创走廊;“一核”即全球科创中心——上海,松江背靠上海科技创新资源优势,成为向东承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和先进制造功能、向西辐射江浙皖腹地的枢纽和要冲;“多城”包括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等城市。
G60科创走廊聚焦五大着力点,推动五个一体化:①聚焦规划对接,加快推动长三角区域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布局一体化。依托松江面向长三角的枢纽要冲区位,优化G60科创走廊综合交通体系。②聚焦战略协同,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资源配置一体化。以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为支撑,发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作用。以精准制度创新为支撑,推动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抓住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机遇,主动承接博览会溢出效应。探索设立G60科创走廊科技创新奖。③聚焦专题合作,协同推动长三角创新攻关实现高质量发展一体化。加强“卡脖子”重大领域联合攻关的专题合作。推动品牌园区的深度合作。推动产融结合,鼓励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接G60科创走廊。④聚焦市场统一,高效推动科创要素按市场配置要求自由流动一体化。推进G60科创走廊“一网通办”试点。消除G60科创走廊区域市场准入壁垒。打响“G60科创走廊要素对接大会”品牌。⑤聚焦机制完善,务实推动长三角区域制度供给一体化。进一步健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工作机制,在G60科创走廊9个城市党委的领导下,建立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制度和专题会商机制。坚持党建引领G60科创走廊建设。
2018年9月28日,上海一家企业工作人员在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一网通办”综合服务窗口咨询
G60科创走廊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落实习近平关于“推动长三角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要指示的具体举措。是长三角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示范区的重要引擎,有利于打造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