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
最后更新 2019-10-30

(1923-04-07~2015-07-07)
中国话剧演员。
江苏海州(今连云港)人。卒于北京。幼时就学于淮阴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参加长虹剧社,演出过《暴风雨》《放下你的鞭子》等剧。1938年初在武汉参加东北抗日救亡总会宣传队,后转入抗敌演剧九队,先后在南昌、长沙等地演出《家破人亡》《木兰从军》《一年间》等剧。1941年,应田汉之邀至桂林新中国剧社主演《秋声赋》,后又在《大雷雨》《日出》《名优之死》等剧中担任主角。抗战胜利后,她曾演出《孔雀胆》《小人物狂想曲》《春寒》《丽人行》等剧。还拍摄了《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几番风雨》等影片。1950年到北京参加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曾演出过《钦差大臣》《在新事物面前》。1953年转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先后创造了鲁妈(《雷雨》)、格拉菲拉(《耶戈尔·布雷乔夫和其他人们》)、纳佳(《带枪的人》)等20多个人物形象。
她扮演的鲁妈,情真意笃,感人至深。在郭沫若的《虎符》《蔡文姬》《武则天》等历史剧中,她扮演如姬、蔡文姬、武则天三个历史人物时,把戏曲表演中手眼身法步的技巧与洗练优美的程式以及戏曲念白的节奏鲜明、韵律和谐的特点,有机地融会于角色的创造之中,使得人物性格的刻画准确细腻,神形兼美,而且同中见异,各具特色,为话剧表演艺术的民族化提供了实践经验。20世纪80年代,她扮演《贵妇还乡》中的克莱尔、《推销员之死》中的林达、《洋麻将》中的芳西雅,体现出她在表演艺术上求深求精的探索精神。
朱琳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第四届常务理事,并受聘于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台词课程。此外,她还从事表演理论的研究。写有《舞台语言》《导演与演员之间》《学习、探索、体会》《创作札记》等文。
朱琳在《蔡文姬》中饰蔡文姬
词条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