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光
最后更新 2021-07-20
(1928-07-16~2015-07-12)
越南戏剧导演、编剧、戏剧理论家。原名阮廷光。
生于河内,卒于岘港。越南抗法战争时期入伍。创作抗战话剧剧本《大哥》(1947)、《那一边》(1949)、《金沙》(1951)等。1954年后,被派到中国北京,在中央戏剧学院攻读导演专业。后前往德国洪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编排《红旗飘飘》《烈火红心》《革命家庭》《冬过春来》等剧目。1959年,创立越南戏剧艺术学校(今越南电影戏剧大学)。廷光是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和布莱希特方法介绍到越南的第一人,也是越南把电影改编成话剧的第一位导演,成功的作品有《二十岁》(1973)、《我的大队长》(1974)、《爱面子》《四川好人》《假》(1978)等。廷光还是一名吟诗艺人,作品有《今日胡主席无眠》《我向前走》等。廷光的戏剧理论著作有《表演艺术的一些问题》(1962)、《演员心理技术》(1968)、《戏剧小论》(1975)、《布莱希特戏剧方法》(1983)、《话说叙述戏剧》(1982)、《越南戏剧》(1998)等。文化理论作品有《世界文化认识与处理》《文学艺术与人格形成和发展》《越南艺术与越南文明和人格发展》等。1993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2007年获第三届胡志明奖。
词条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