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10-02~ )
美籍华裔剧作家、导演、视觉艺术家。
生于加拿大多伦多,1947年随父母定居美国纽约。高中毕业后在视觉艺术学校学习电影制作,在普拉特学院学习绘画和美术,毕业后学习舞蹈。自1969年起,在M.蒙克的实验剧团工作,与其合作先锋派影像作品,如《巴黎》(1982)和《龟梦》(1983)等。1972年,独立创作第一部戏剧作品《拉撒路》。1975年,成立富士剧团,后改名为张家平剧团。张家平在电影、绘画和舞蹈方面所受的训练直接影响了其舞台艺术,作品以实验性著称。自20世纪60年代末期起,他大量使用电脑辅助多媒体技术,其作品的背景通常具有奇幻色彩和装置性,艺术表现手法具有跨界性和跨文化性,题材集中在种族关系、文化认同和历史建构等方面。
1972年起,张家平创作了50余部舞台作品,主要包括《洪堡潮流》(1977)、《白夜》(1981)、《善意》(1986)、《雪》(1988)、《不受欢迎的人》(1992)、《中国:三个故事》(2005),以及《东西方四重奏》等。其中,《洪堡潮流》获得1977年奥比奖。《不受欢迎的人》系口述历史作品,其以一个社区为创作对象,借鉴文献剧形式对社区成员进行深入采访,然后邀请受访者在舞台上朗读这些采访。这种创作形式深受社区和民间团体的欢迎。《东西方四重奏》由《出岛》(1990)、《中国风》(1995)、《哀伤之后》(1997)和《包袱皮》(2000)组成。《出岛》讲述日本和西方的关系,《中国风》探讨中国和西方的关系,《哀伤之后》讲述越南和美国的关系,《包袱皮》则以舞蹈形式探讨朝鲜的历史变迁。
张家平的实验性舞台作品使其在美国先锋派剧坛占有重要地位。2000年,获奥比奖持续成就奖。2014年,获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勋章。
• Liu Miles Xian.Asian American Playwrights: A Bibliographical Critical Sourcebook.London:Greenwood Press,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