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剧种。又称西秦腔、乱弹、梆子腔、桄桄子。
主要流传于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区。梆子声腔剧种中比较古老的剧种之一。
明万历年间已有〔西秦腔二犯〕流传。据秦腔老艺人相传,明末周至有张家班在民间演出;西安的秦王府经常征选民间秦腔戏班入府演唱,并曾选剧目《五典坡》为崇祯之母祝寿演出。秦腔传统剧目《阎王乐》中有“康熙王登基有四年,各州府县演乱弹”的唱词,反映了清初陕西关中地区秦腔演出的繁荣局面。清康熙年间秦腔已流传到北京、扬州、两湖等地。乾隆至嘉庆年间,秦腔盛行,其戏班演出足迹几遍全国,在陕、甘一带,逐渐形成了同州腔、礼泉腔、渭南腔、周至腔、陇州腔、陇西梆子腔等流派。后在陕西又发展成东、西、中、南四路。东路秦腔,又称同州梆子,流行于华县、华阴、潼关、合阳、大荔(同州)等地,唱腔与山西蒲州梆子(今蒲剧)相近,著名戏班为喜庆班。西路秦腔,又称西府(凤翔府)秦腔,流行于陕西凤翔、宝鸡、岐山、眉县、陇县以及甘肃、青海等地,著名戏班有宝鸡王家聚义班、眉县张家华庆班、岐山高家永顺班、凤翔田家义兴班。中路秦腔,又称西安乱弹、西安梆子。据清严长明的《秦云撷英小谱》记载,此时西安的梆子班著名者有保符班、江东班、双赛班等36部。著名演员有“以艺擅,绝技也”的祥麟;有“以声擅,绝唱也”的小惠;有“以姿首擅,绝色也”的琐儿等。南路秦腔,俗称汉调桄桄,流行于汉中、安康地区。此时,由四川入京的秦腔艺人魏长生及其弟子陈银官、刘郎玉、王湘云、王桂官、刘二官、刘凤官、蒋四儿等以低回婉转的唱腔,活泼自然的表演,扩大了秦腔在全国的影响,把秦腔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清末,西安秦腔吸收了其他几路秦腔的优长,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他几路秦腔则逐步被西安秦腔取代。
民国元年(1912),李桐轩、孙仁玉在西安创建陕西易俗社,以“辅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为宗旨,建立了民主共和制的戏曲教育、演出、创作机构,对秦腔的音乐、剧目、表演、舞美等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使秦腔的面貌焕然一新。易俗社拥有李桐轩、孙仁玉、范紫东、高培支、封至模、吕南仲、李逸僧、淡栖山等一批剧作家,共创作出500余部作品。其中《三滴血》《夺锦楼》《软玉屏》《双锦衣》《殷桃娘》《还我山河》《鸦片战记》《三回头》《三知己》《柜中缘》等历史故事剧和《秋风秋雨》《家国恨》《双刁传》《虎口团圆记》《金手表》《怨仇报》等时装戏成为各地上演的流行剧目。在易俗社的带动下,陕西出现了三意社、榛苓社、正俗社、牖民社、尚友社、秦钟社、觉民社等50多个新型的戏曲表演团体。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民众剧团、八一剧团创作出一批反映边区人民革命斗争生活的新剧目,如《一条路》《查路条》《中国魂》《新教子》《血泪仇》《穷人恨》等。
秦腔《三滴血》剧照
早期秦腔的曲调比较庞杂,有乱弹腔、二犯、吹腔、罗罗腔等,板腔体与曲牌体并存。约在乾隆末嘉庆初年,发展成为以板腔体为主导的唱腔体系。成熟以后的秦腔唱腔分欢音、苦音两类。欢音长于表达喜悦、爽快的情绪,苦音长于表达悲愤、凄凉的情感,可根据剧情需要和人物性格加以运用。主要唱腔板式有〔慢板〕〔二六板〕〔代板〕〔起板〕〔滚板〕及花腔等。伴奏乐队分文武场。文场早年以二股弦为主奏乐器,后改以呼胡(又名板胡)为主奏乐器,其他还有笛、三弦、月琴、京胡、唢呐等。武场有梆子、指板、干鼓、暴鼓、战鼓、大锣、小锣、马锣、大钹、小钹、水水等。脚色分老生、须生、小生、幼生、老旦、小旦、花旦、媒旦、大净、毛净、丑等十三门,俗称“十三头网子”。
秦腔的传统剧目以历史故事戏为主,同时有神话戏、民间故事戏、社会风情戏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经常上演的整本大戏有《春秋笔》《八义图》《紫霞宫》《和氏璧》《麟骨床》等;小生戏有《渔家乐》《长坂坡》《抱妆盒》等;须生戏有《临潼关》《卖华山》《斩韩信》《斩经堂》等;小旦戏有《洞房》《柜中缘》等;武旦戏有《破洪州》《反延安》等;老旦戏有《双罗衫·汲水》《火焰驹·打路》等;净脚戏有《打銮骂驾》《抱琵琶》《斩华雄》等;毛净戏有《访白袍》《取洛阳》等;丑脚戏有《三搜府》《三上殿》《献西川》等。清末著名演员王喜儿的《放饭》,陈雨农的《皇姑打朝》《曹玉莲走雪》,麻子红(李云亭)的《拆书》《杀驿》秦腔《游西湖》剧照等都享有盛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秦腔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西北地区的主要剧种。专业院团近百个,其中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西安易俗社、甘肃省秦腔剧院、宁夏回族自治区秦剧团、青海省秦剧团等成为传承、发展秦腔艺术,演出阵容强大的重要表演团体。从业人员数千人,其中著名演员有刘箴俗、刘毓中、李正敏、苏哲民、王天明、任哲中、马蓝鱼、萧若兰等。他们演出的传统剧目《火焰驹》《游西湖》《游龟山》《赵氏孤儿》《出五关》《血诏带》《秦英征西》《三义庄》等成为家喻户晓的优秀剧目。现代戏《西安事变》《爱情从这里开始》《西京故事》《关中往事》《柳河湾的新娘》,反映少数民族历史题材的《帝王珠》《西琳与帕尔哈特》等也有较大影响。2006年,秦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