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综合性艺术演出场所。
“国家戏剧院”外景位于台北市博爱特区。1987年10月31日正式营业,附设小型实验剧场,是台湾最重要的国际级文艺表演场所。戏剧院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似北京故宫太和殿的重檐庑殿顶,搭配黄屋瓦、红柱、斗拱、灰白色系石材,以金色收边,门厅内装饰有4层楼高的水晶吊灯。整体建筑具中西合璧式古典风格,宏伟壮观。舞台为可变式镜框式舞台,台口前缘的乐池可容纳70人的管弦乐队,亦可当作舞台延伸或将前片拆除改设两排座椅。主舞台尺寸26.5米宽,16.7米深,面积450平方米。舞台本体有四座升降平台可上下移动,最高可离地2米。其中3台尺寸相同,为16米×3米,较大一台为16米×4米。悬吊系统原采用半自动化电脑控制,具斜面功能,最多可倾斜8度。2016年整建完毕后,将全面采取自动化控制。台面上有轨道可供旋转舞台台车从后舞台驶入换景,升降舞台可降至地面层或后下舞台进行换景与运送。后舞台停泊一座16米×14.24米的矩形旋转舞台,高度0.33米,中间有直径13米的旋转台可供舞美创作者进行设计。舞台上方空间配置大量可上下移动的吊杆,长度为19米。除能置换演出所需幕布外,亦便于悬吊灯杆、音响反射板等不同舞台设备。卷扬机悬吊系统全面电脑化,共有62台电脑杆马达可供使用,每组承重力达750公斤。灯光系统除安置于舞台吊杆上及两旁的侧光塔与包厢区外,还在4楼观众席后上方、观众席顶棚的后半圆、厅内大水晶灯座前半缘设有灯光设备,可供表演团队使用。观众席共4层,席位1524席。剧院设有环绕音响,音效余响设定在1.4~1.6秒之间。墙面采取弧形设计,楼座前缘用良质木材并加金色雕花装饰,设27扇隔音门,地面铺有厚度高、以簇毛编织的地毯加强吸音,力求最佳视听效果。
戏剧院附设有实验剧场,俗称“黑盒子”。位于3楼,可容纳180~242席,是亚洲率先采用“张力索式顶棚”(俗称“丝瓜棚”)的小剧场。“张力索式顶棚”由众多钢索编织而成,可同时承受约20位剧场工作人员进行装台,设计者可在任何地方悬吊布景及灯光,尝试各种前卫设计。
戏剧院除了提供高规格演出的舞台和实验剧场外,还设有大厅、交谊厅、布景制作室、洗衣房、排练室等;在地面层还规划了休憩空间,包括小型艺文展场、餐饮吧等。2016年戏剧院启动了开馆以来第一次大规模整修,2017年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