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副省级公共图书馆。
图1 哈尔滨市图书馆——曼街老馆
始建于1926年6月,时称哈尔滨市立图书馆。1946年8月,交由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委员会领导,并筹建东北图书馆。1948年11月,东北图书馆由哈尔滨迁至沈阳,所遗一曼街旧址及部分图书一并交市教育局接管。经过1年多的筹备,哈尔滨市图书馆于1950年10月1日开馆。1991年1月22日,新馆在南岗区学府路49号落成开馆,并在原址南岗区一曼街249号设外借分馆(2016年2月因鉴定为D级危房闭馆)、市儿童少年图书馆(2010年4月因馆舍倾斜闭馆)。2003年进行了扩建、维修和消防改造,扩建后馆舍总建筑面积20 500平方米。
图2 哈尔滨市图书馆新馆外景
截至2016年,馆藏纸质文献334万册(件),其中日、俄文资料和地方文献具有特色,计2万余册;古籍图书6600余种,计13万余册,经、史、子、集、丛各类兼备。版本类型和装帧形式较为丰富,宋、元、明、清各时期有代表性的珍贵刻本均有收藏。建有萧红专题、馆藏图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报纸全文数据库等特色资源库8个。
图书馆实行全年免费开放,日均接待读者3800余人次。1987年,建立汽车图书馆;2005年,建立省内第一家视障读者阅览室;2006年起实施总分馆制建设,建有4个中心分馆,49个社区分馆;依托汽车馆、哈尔滨讲坛、共享工程开展下基层服务。开办各类免费公益课堂,为特殊群体提供送书上门服务。采购优质数字资源,为读者免费提供数据库检索、数字资源访问、参考咨询、文献传递等服务。
隶属哈尔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下设辅导部、采编部、外借部、阅览部、报刊部、汽车馆、外借分馆、社教部、技术部、社科参考部、科技参考部、读者工作部、儿少馆、保管部等部门。截至2016年,在岗职工144人,专业人员12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