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白慧
(1919-09-09~2014-10-02)
中国印度学研究者,佛学研究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在中印文化交流中起过积极的作用。
巫白慧
巫白慧生于香港,祖籍广东惠州。自幼深受虔信佛教的母亲影响,虽接受教会学校的西式教育,仍先后在何东居士主持的菩提场和志莲正院学习。1937年结识赴香港讲经的太虚大师,并在其推荐下获得赴印度留学的机会。1940年,随法舫法师出国,途经缅甸,辗转一年多,抵达R.泰戈尔创办的国际大学。
在国际大学期间,巫白慧求学于师觉月、P.V.巴帕特、寂比丘、谭云山等学者,主修印度哲学、印度佛学、印度历史、梵文等,广泛涉猎包括佛教、印度教在内的诸多宗教哲学经典。1946年、1948年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49年申请前往浦那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52年后回国,入北京大学东语系印地语教研室教授印地语。1957年调入商务印书馆从事编辑工作。1978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1983年提议组建东方哲学研究室,并出任研究室主任。1984年获印度国际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和最高荣誉教授。
巫白慧著作书影
巫白慧主张用“以点带面,会面归一”的方法研究印度宗教哲学。对印度宗教哲学中的基本问题追本溯源,分析了吠陀颂诗中原水说、摩耶说、有无说、末那说、原人说种种观点,并由此展开类比分析,将吠陀、奥义书、佛教哲学、吠檀多哲学等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宗教哲学思想纳入到一个有机、完整的印度宗教哲学发展史叙述之中。主要学术成果包括译著《圣教论》(1999)、《〈梨俱吠陀〉神曲选》(2010),专著《印度哲学与佛学》(1994)、《印度哲学》(2000),论文《印度古代辩证思维》《耆那教的逻辑思想》《印度的自然哲学》《奥义书及其唯物论哲学》《印度吠檀多主义哲学》《印度早期禅法初探——奥义书的禅理》《略论大乘佛教哲学空有二宗的理论实质》《婆罗门教和佛教的幻论》等。
词条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