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提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正规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1952年7月10日,毛泽东在给军事学院的训词中指出:“与现代化装备相适应的,就是要求部队建设的正规化,就是要求实行统一的指挥、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编制、统一的纪律、统一的训练,就是要求实现诸兵种密切的协同动作”;“必须加强整个工作上、指挥上,而首先又应该是从教育训练上来培养的那种组织性、计划性、准确性和纪律性。这是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部队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条件之一”。(《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314页)“五统四性”的基本精神,是建设正规化军队,以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要。
1956年1月11日,毛泽东视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
“五统四性”是人民解放军进入新的建军阶段后面临的必然要求。革命战争时期,由于客观物质条件的限制,人民军队的建设处在比较低级的阶段,装备简单低劣,编制、制度不正规,缺乏严格的军事纪律,作战指挥不集中、不统一,带有相当程度的游击性。这在当时情况下是不可避免的,也能基本适应当时的作战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人民军队开始步入建军的高级阶段,即掌握现代技术的阶段,加强军队正规化建设具备了现实的可能性,使用现代化装备进行诸军种、兵种协同作战也为加强正规化建设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毛泽东强调,必须克服在过去时期曾经是正确的而现在则是不正确的那种不集中、不统一、纪律不严、简单现象和游击习气等,实行统一的指挥、制度和编制,并通过严格的教育训练来全面加强组织性、计划性、准确性、纪律性。
毛泽东提出的五统四性思想,反映了人民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要求,为人民解放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正规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按照毛泽东的要求,人民解放军建立了集中统一的指挥体制,实行了规范化的部队编制,制定了包括各种条令、条例在内的一系列军事法规,形成了良好的工作、生活、战备和训练秩序,正规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