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海战
最后更新 2020-01-09
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海军陆基航空兵于1941年12月10日在马来半岛关丹附近海域对英国远东舰队进行的海上作战。
12月8日,山下奉文中将指挥的日军第25集团军在泰国的宋卡、北大年和马来亚的哥打巴鲁登陆。英远东舰队司令T.菲利普斯闻讯后率舰队(由“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反击”号战列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组成)驶离新加坡北上,企图袭击日军的登陆部队。9日被日军潜艇和飞机发现后,因缺少战斗机掩护于20时15分掉头南行。10日零时40分,新加坡基地报称日军在关丹登陆。菲利普斯遂下令舰队驶往关丹,准备袭击登陆日军,但未请求战斗机掩护。8时,舰队驶抵关丹以东海面,但并未发现敌人,遂继续搜索。日军为确保马来半岛登陆成功,始终注意英舰队动向。11时许,日军侦察机在关丹东南70海里处发现英舰,其突击机群(轰炸机25架、鱼雷机50架和侦察机9架)随即到达目标上空进行轮番攻击。由于没有战斗机掩护,英舰被动挨打,“反击”号和“威尔士亲王”号多处被炸弹和鱼雷击中,相继于12时30分和13时20分沉没,菲利普斯以下舰上官兵840人葬身海底。日军损失飞机3架,亡21人。从此,英国海军对日军在马来半岛作战行动不再构成威胁。此战显示了航空兵在海战中的巨大威力,表明战列舰称霸海洋的时代行将结束,水面舰艇编队没有空中掩护已难以在海战中夺取胜利。
词条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