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军事思想
最后更新 2019-02-15
中国古代军事家、东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开国皇帝、军事统帅刘裕关于统军用兵问题的理性认识。
刘裕(363~422),字德舆。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少时家境贫寒,后参加东晋“北府兵”。治军有方,用兵多奇谋。撰有《兵法要略》1卷,已佚。军事思想散见于史书有关纪、传。
在作战指导上,刘裕主张把握全局,料敌制胜,出奇用诈,避实击虚。要求在战前对敌情了若指掌,对兵力部署、开战时间必须考虑周全,慎重决策。重视选择主攻方向,力避腹背受敌;强调多路围攻,反对孤军突进;对强敌来攻,主张先固守养锐,待其粮尽兵疲时伺机袭破之;对溃逃之敌,则穷追不舍,务求全歼。注重以诈取胜,如偃旗息鼓,佯装虚弱;多置旗鼓,张扬兵势;伪传讯息,混淆视听;用降臣劝降,瓦解敌方军心。善于凭借天时、地利条件施智用计,如乘风纵火、以水灌城、迂回伏击等。在治军统兵上,他强调恩威兼施,既注重军纪严明,又较能体恤部众。灭后秦时,将缴获的金玉珍宝尽赐予北征将士;听说琥珀可治创伤,即令将宁州所献琥珀枕捣碎分送参战将士。他主张择才用将,不重资名,只要才堪重用,即使资浅名轻,亦委以重任;不求全责备,对犯有过失者,避短用长。刘裕的军事思想,丰富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宝库。
词条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