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关于战争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基本观点。见诸斯大林发表于1923年3月14日的《论俄国共产党人的战略和策略问题》等论著。斯大林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军事科学上的反映,斯大林战争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恩格斯曾指出:
苏俄内战和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战争结束后,斯大林始终坚持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政策,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新型的社会生产关系,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红军的体制编制,从而加强了苏联的国防力量,为后来赢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苏联卫国战争结束后,斯大林在总结战争基本经验时指出:战争所以能取得胜利,除了红军的无比英勇精神以外,还必须有完全现代化的并且是数量充足的装备,以及组织得很好的并且也是数量充足的供应。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具备,而且是在数量上充分具备这样一些基本的东西:制造武器、装具和企业设备用的金属,维持企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用的燃料;制作军服用的棉花以及供给军队的粮食。同时,斯大林还强调,要根据物质技术条件和客观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战术,制定和采取适应客观情况的战略战术原则。他指出:现代条件下的作战艺术在于掌握战争的一切形式和这方面的一切科学成就,合理地运用它们,善于把它们结合起来,或者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地运用其中某一种形式。党的任务就是掌握一切斗争形式,在战场上把它们合理地结合起来,并且善于运用最适于某一情况的斗争形式来加紧进行斗争。
斯大林的这一观点,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与变革作战方式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