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0-05-19~1969-09-03)
越南共产党的缔造者,越南民主共和国首任主席(1945~1969),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
生于中部义安南坛,卒于河内。原名阮必成,从事革命活动时改名阮爱国,先后用过李瑞、王山、胡光、宋文初等化名。1943年,改名胡志明。早年于顺化普通中学求学,曾在潘切任小学校长。1911年,以海员身份出国,遍历法国及西欧、非洲和美国等国家与地区。1915~1917年,侨居英国。1917年,移居法国,参加法国社会党,创立越南爱国者联谊会,在旅法越侨中开展活动。1919年,向巴黎和会递交《请愿书》,要求承认越南自由、民主、平等和自治的权利。1920年12月,出席法国社会党的都尔大会,赞成共产国际的路线,加入法国共产党。1921年,与法属殖民地一些爱国者一起建立殖民地各民族联合会,任执行委员会常委。1922年,担任殖民地各民族联合会机关报《穷苦人报》主任兼总编辑。
1923年6月,胡志明前往苏联,入东方大学学习。10月,出席国际农民代表大会,当选为农民国际执委会委员。1924年,作为法共代表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后在共产国际东方部工作。同年12月,陪同孙中山的苏联顾问M.M.鲍罗廷到达广州。1925年,以越南革命组织“心心社”为基础建立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开办政治特别训练班,培养青年革命干部。1927年,离开广州回莫斯科。次年秋,到暹罗开展活动。1930年2月3日,代表共产国际在香港主持3个越南共产主义组织的统一会议,成立越南共产党。10月,改名印度支那共产党。共产党发动的义静苏维埃运动失败后,被殖民当局缺席判处死刑。1931年,在香港被捕。1933年春,被营救获释。
1937年7月,他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1938年底到中国,赴延安同毛泽东会晤。1941年2月,回到越南。5月,在高平北坡主持越党中央第八次会议,决定建立越南独立同盟(简称越盟),任主席,领导越南人民抗日反法斗争。1942年8月,再次来到中国,在广西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在狱中写成《狱中日记》诗集。翌年9月,获释。1945年,领导越南八月革命总起义,在国民大会上当选为临时政府主席。9月2日,在河内巴亭广场发表《独立宣言》,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诞生。1946年3月,当选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兼总理。1951年2月,印度支那共产党改称越南劳动党,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1946~1954年,领导越南抗法战争。20世纪60年代,又领导越南抗美救国战争。他是越中友好的奠基人,曾多次访华。
著有《胡志明选集》《胡志明全集》和《为了独立自由,为了社会主义》《狱中日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