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菲律宾独立运动时的秘密革命组织。“卡蒂普南”,他加禄语意为“协会”,或“联合会”“联盟”“同盟”。全称民族儿女最尊贵的协会。
1892年7月7日,由A.博尼法西奥在马尼拉创立。主张以武装斗争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实现独立。成员主要是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城市贫民、士兵和知识分子,以及商人、牧师和下级官员。入会采取秘密仪式,进行忠诚宣誓。会员分为同伴、战士、爱国者3个等级。领导机关为最高委员会,省和镇设立地方委员会。1895年1月后,博尼法西奥担任最高领导人。他和艾米里·哈辛托为卡蒂普南制定了学说与纲领,提出“一切人都是平等的,保卫被压迫者,与压迫者斗争”的口号和尊重妇女、热爱祖国等民族民主思想。1896年3月出版《自由报》,此报在中吕宋一带广泛流传。
菲律宾工人写血书申请加入卡蒂普南
卡蒂普南会员人数迅速增多,到1896年6月已成为拥有3万会员的群众性组织,并开始筹集武器,制定计划,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同年8月,卡蒂普南的秘密印刷厂被殖民当局破坏,文件被查抄,组织的活动和起义计划暴露。殖民军警四处搜捕卡蒂普南成员。8月24日,起义提前爆发,并逐步扩大到整个吕宋岛及棉兰老岛。
不久,革命阵营发生分歧,以E.阿奎纳多(1869~1964)为首的地主资产阶级派别企图利用他们在打败西班牙殖民军过程中所获得的军事声望夺取革命的领导权。支持阿奎纳多的是位于甲米地卡维特镇的马格达洛委员会,总部设在诺维莱塔的马格迪万委员会则拥护博尼法西奥的领导。阿奎纳多于1896年10月底发布文告,提出将在已解放地区成立临时政府,而只字不提卡蒂普南组织。1897年3月22日,两个委员会的领导人在特赫洛斯召开的大会上发生严重分歧。大会通过决议:建立革命政府,解散卡蒂普南,选举阿奎纳多为总统。博尼法西奥拒绝承认大会的决议,表示要继续领导卡蒂普南进行斗争,5月10日被阿奎纳多派以反政府罪名杀害,卡蒂普南至此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