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盖洛王朝
最后更新 2021-06-22
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封建王朝(1386~1572)。
该王朝的支系在15~16世纪还曾登上匈牙利和捷克的王位。1382年,匈牙利兼波兰国王路易一世(1342~1382年在位)去世,其女雅德维加于1384年继位为波兰女王。根据1385年波兰与立陶宛在克列沃村签订的两国联合条约,立陶宛大公瓦迪斯瓦夫二世·亚盖洛于1386年2月18日与雅德维加成婚并被加冕为波兰国王,史称克列沃联合。亚盖洛王朝自此始。王朝初期,国势强盛,凭借波兰和立陶宛的联合力量,击败了条顿骑士团国家,收复了波兰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失地——波莫瑞的格但斯克地区以及原普鲁士的部分土地,在中欧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瓦迪斯瓦夫二世·亚盖洛
15~16世纪,波兰国家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内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土地关系方面,出现了贵族和教会的劳役制庄园,开始了农民的农奴化过程,通过利用农民的强制劳动,经济取得发展。同时,随着城市经济和采矿、冶金业的发展,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市民等级进一步发展。16世纪中后期,国王西格蒙特二世·奥古斯特(1548~1572年在位)促使波兰、立陶宛两国正式合并,实现卢布林合并,建立波兰-立陶宛国家,首都从克拉科夫迁到华沙,波兰成为多民族的农奴制国家。这一时期,波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进步思潮蓬勃发展,科学、艺术、文学取得巨大成就,产生了天文学家N.哥白尼。
1572年7月7日西格蒙德二世去世,绝嗣,亚盖洛王朝告终。
词条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