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黯
最后更新 2024-11-26
(?~前112)
中国西汉武帝时期诤臣。字长孺。
濮阳(今属河南)人。汉景帝任太子洗马,汉武帝任谒者,因调查处置东越相互攻伐事件和河内失火案件得宜,升荥阳令。汲黯耻为县令,以养病为由归里。汉武帝下诏拜为中大夫,出任为东海太守。
汲黯崇尚道家学说,治官理民,清静少事,事务多交郡丞、书吏办理,自己仅制定原则并督查下属按原则行事,不苛求小节。他体弱多病,常闭门不出,而东海郡大治,人人称颂。汉武帝闻讯,召汲黯回京任主爵都尉,比照九卿待遇。汲黯为政,力求无为而治,弘其大要而不拘守法令条文。内行修絜,个性鲜明,不善曲意阿附,多次冒犯圣颜。武安侯田蚡为宰相,权势熏天,二千石的高官来谒见时行跪拜之礼,田蚡竟不还礼。而汲黯见田蚡时从不下拜,拱手作揖而已。史载,汲黯奏事,汉武帝不冠不敢见汲黯。一日,武帝召集文士儒生,讨论达到唐虞之治的办法,汲黯公然说:“陛下心中多私欲,而表面上却假装仁义,怎么可能臻于唐虞之治呢?”武帝闻言变色罢朝。事后武帝对左右说:“汲黯的戆直太过了!”群臣纷纷责备汲黯的言行,汲黯答道:“朝廷设置公卿辅弼圣上,难道是叫我们阿谀奉承陷圣上于不义吗?为臣如爱惜身家,便会贻误朝廷了!”
后汲黯因小过得罪,适逢大赦,仅免官而归田里。元狩四年(前118),汉铸五铢钱,楚地盗铸之风盛行,召拜淮阳太守。汲黯治理淮阳如东海,淮阳政清。7年后,卒于任上。
词条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