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寿庚
最后更新 2021-05-17
中国宋元之际定居泉州的阿拉伯籍海商。生卒年不详。
其祖上自阿拉伯来华贸易,始居于广州,至蒲寿庚之父时迁至泉州,此后其家族留居泉州,经营海上贸易,规模巨大,拥有大量海船,史称其“擅番舶利者三十年”。宋代积极鼓励海外商人来华贸易,制定了奖励贸易的措施,对本人贸易规模及招徕海商来华贸易规模达到一定数量者赐给官职。宋代有蒲罗辛、蒲延秀、蒲晋久等多位蕃商因此授官,蒲寿庚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蕃商。
据桑原骘藏考证,蒲寿庚与其兄蒲寿晟于淳祐末因平海盗有功而受封泉州提举市舶,后又升福建安抚沿海都制置使兼提举市舶。南宋末年战乱,势力很大的蒲寿庚控制了泉州的军政实权。德祐二年(1276),元兵攻陷临安,宋端宗入闽,为笼络蒲寿庚,再封其为福建广东招抚使兼统海舶。宋端宗从福州退至泉州,蒲寿庚请宋端宗驻跸泉州。南宋君臣认为蒲寿庚有异志,继续南逃,同时又抢掠蒲寿庚海舶,触发了蒲寿庚的反叛。蒲寿庚屠杀了在泉州的宗室、士大夫与淮兵。景炎元年(1276),蒲寿庚及知泉州田真子以城降元。蒲寿庚降元增强了元朝的水军力量,加速了宋朝的最后灭亡。降元以后,蒲寿庚仍得到元政府的重用,封为昭勇大将军,任福建广东市舶事。后任福建行省左丞、参知政事等职。其家族在元代继续发展。到明太祖“禁蒲姓不得读书入仕”,蒲氏逐渐式微。蒲寿庚的入仕、升迁,以及拥权自重反映了宋朝对商人政策的改变,及商人地位的提高。
词条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