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秦始皇陵随葬的青铜车马模型。
1980年冬出土于陕西临潼县(今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坟丘西侧陪葬坑中。共两乘,每乘驾铜马四匹,大小约为真车马的1/2,车上各有一铜御官俑。两车结构相同,形制有别。一号车为立车,御者立于车上;二号车为安车,御者坐在车上,一条辔绳末端刻有“安车第一”字样。现两车藏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车为独辀双轮,辀前端有衡,衡上缚两轭。车前四匹铜马为两服两骖。车舆横长方形,前边有轼(用作扶手的横木),后边辟门,门敞口未装门扇。车舆内立一高杠铜伞,伞下立一铜御官俑(图1)。四匹马的皮具齐全,中间两匹服马的颈上各负一轭,轭的内脚各连一条铜靷,靷的后端系结在辀、轴的交接点上。服马两侧的骖马胸部各括约一条环套形大带,带的后边连接一条铜靷,靷的末端系结于舆下的桄(绕线的器具)上。服马负轭牵动衡、辀,连动轴、轮,载舆而行,骖马佐助服马曳车,此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系驾方式。车上配备有弩和盾,二箙内共盛箭66支。车上的伞形车盖装在活动底座上,可根据需要随时取下。整个车的结构与古文献中所称的“小车”“戎车”颇为接近,可代表周、秦时期最主要的车型。
图1 秦始皇陵一号铜车马
车双轮,独辀。辀前端持衡,衡上缚两轭。车前亦为两服两骖。车舆分前后两部分,平面呈凸字形。前舆较小,内有一跽坐的铜御官俑,戴冠束带,佩剑,手执辔索。后舆较大近似方形。后舆左右两侧各有一窗,前、后舆之间的隔板上也有一窗,舆周有舆箱板,舆内前有轼,后有门,门上装门扉,窗上装镂空的窗板,门、窗均可开合。舆上搭一龟甲形篷盖,四周出檐,前后两舆罩于篷盖下(图2)。此车驾具齐全。两服马的颈上各负一轭,轭脚上连接一条单靷,两骖马胸前括约一根连接靷绳的环套形靳带,借以承力曳车。控御车马的鞁具有辔、缰、胁驱、勒、策等。止车的工具有车轫和车掌。
图2 秦始皇陵二号铜车马
两车制作方法相同:先将各零部件分铸,再采用铸接、焊接、铆接、镶嵌、销钉固定、子母扣连接等方法,把众多的零部件组装成一体。主要零部件用青铜制作,一些小的采用金银。车马造型规整,制作技艺精湛,细部处理真实具体。如:御官俑的手指关节、指甲,马的口腔细部,逼真且富于质感;车的轮、舆、衡、轭及众多附件等制作精细;以细铜丝绞结而成的璎珞,柔韧而有弹性。两车通体彩绘,装饰华丽。以白色为基调,施以朱红、粉红、紫、蓝、绿、黑等色。图案花纹多作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式,以菱形纹为主,辅以卷云、圆形、三角形等纹样。彩绘与金银制作的小型构件、装饰品相配合,形成华丽、庄重、典雅的艺术效果。
两件铜车马造型逼真,与实物极为相似,复原后又极其完整,是秦代造型艺术的珍品。它们为研究古代车制提供了实物例证,澄清了古代车马系驾方法上的一些问题,对研究秦代的冶金技术、宫廷舆服制度也有重要价值。
•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铜车马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