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铸造或锤、焊接而成的金、铜胎上,焊住金或铜丝片掐成的图案,填各色硅酸盐类珐琅料,经焙烧、打磨、镀金而成的复合工艺器物。中国元明两代称大食窯,又称鬼国窯、鬼国嵌;清内廷称掐丝珐琅;民间称景泰蓝。
1949年以后,
中国掐丝珐琅元代称大食窯,即早期大食国工匠在中国烧造的阿拉伯掐丝珐琅。14世纪末,中国工匠已完全掌握了掐丝珐琅技术。但在造型、图案上却逐步扬弃了阿拉伯因素,使阿拉伯掐丝珐琅中国化、民族化。迄今所见,传世的元代掐丝珐琅都是中国化之后的产品,造型、图案与青花瓷器相通。代表性器物有掐丝珐琅兽耳三环尊、勾莲鼎式炉、缠枝蕃莲炉、缠枝莲梅瓶等。已有浅蓝、宝蓝、大红、黄、白、紫、绿等色及其配色。掐丝珐琅兽耳尊的器身原系元代缠枝莲掐丝珐琅盖罐,它标志元代掐丝珐琅业已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的民族风格与艺术特色,大食窯的名称已名不副实。
明代初年的北京掐丝珐琅制品有香炉、花瓶、盒、盏之类,仅供妇人闺阁中用,在文人心目中不够高雅,不能充作文房清玩。云南掐丝珐琅工匠善制盏杯,在京贩卖。明内廷的御用监担负着皇家掐丝珐琅器的烧造。此期掐丝珐琅的色彩和装饰尚与元代接近而略有变化。有一种珐琅器变得淡雅,透明度减弱,显示了这50年间出现的变化。宣德(1426~1449)年间宫廷掐丝珐琅工艺相当发达,最典型的一件是掐丝珐琅云龙盖罐,御用监造,精工细作,体积丰硕,器身上奔戏宝珠的行龙大有呼风唤雨之势,宛然如生。此时的珐琅有浅蓝、宝蓝、大红、墨绿、娇黄、砗磲白等色,浓郁醇厚,呈现出和田玉的温润光泽,堪称明代掐丝珐琅的重器。景泰(1450~1456)款掐丝珐琅小觚也是御用监所造,通身掐丝缠枝宝相花,浅蓝地,填以大红、浅黄、砗磲白、宝蓝、豆绿、黄绿等7色,色调淡雅、失透,细润可爱。其后的成化、弘治(1465~1505)时不见纪年掐丝珐琅器,可能是沿着景泰珐琅继续发展。嘉靖(1522~1566)时掐丝珐琅有云龙纹圆盘,掐丝宕荡无羁,而稍显潦草,珐琅色调类似景泰器,而黄珐琅略淡,大红珐琅、墨绿珐琅又显深邃并有一定的透明度,盛行缠枝勾莲、狮戏、海兽、蟠螭、葡萄等图案。炉瓶之类的室内清供增多。其珐琅色调、掐丝风格、造型图案与景泰掐丝珐琅有不少区别,如暖色调珐琅稍有增强、掐丝粗放、吉祥图案增多等,但其变化尚非十分突出。万历(1573~1644)时掐丝珐琅工艺在珐琅色调的搭配上发生了一次显著变化,一改由元至明嘉靖300余年间以冷色为基调的风格而以暖色或中间色为基调,显得热烈绚丽,与五彩瓷颇有相似之处。其掐丝粗细不匀、图案烦琐、组织松散是它的缺点。器形有炉、瓶、盒、盆、盘、蜡台等,图案有龙戏珠、松竹梅、鱼藻、岁寒三友、蝠鹿、缠枝勾莲、牡丹、栀子等。宫廷所制掐丝珐琅,器胎厚重,镀金足赤闪烁耀目。民间厂肆所制则铜胎轻薄,镀金量次不足,现已大部脱落。大红珐琅更为鲜艳,使用较多,为天启、崇祯(1621~1644)时所承继,在掐丝珐琅史上别具一格。
图1 掐丝珐琅花纹烛台
工艺甚为发达并波及地方,有宫廷制品和北京、扬州、广州等地的制品。
图2 铜胎掐丝珐琅
①宫廷掐丝珐琅。清康熙十九年(1680)设珐琅作,以明景泰时内廷珐琅为榜样,生产了大量景泰款掐丝珐琅和康熙朝本色的掐丝珐琅。在艺术和色调上逐步放弃了明万历掐丝珐琅的暖色格调和掐丝不匀,恢复了景泰掐丝珐琅的风格并有长足的发展。康熙款掐丝珐琅器有细丝涅珐琅、粗丝淡珐琅、匀丝浓珐琅3种。细丝涅珐琅有缠枝勾莲球,以不透明的紫珐琅、浅蓝珐琅为基调,珐琅色调灰浊陈旧,显得古色古香,多用于仿景泰掐丝珐琅;粗丝淡珐琅和匀丝浓珐琅器,均以浅蓝珐琅为地,色调偏冷,器形有盒、碟、炉、香薰(冠架)尊以及桌、椅、屏等家具陈设,配色绚丽如锦,形成了清代掐丝珐琅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雍正(1723~1735)时由于胤禛本人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