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约翰
最后更新 2022-10-31

(1882-10-10~1966-10-31)
中国体育教育家。
生于福建厦门,卒于北京。13岁进私塾,18岁到上海读中学,1911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在圣约翰大学期间,是该校足球、网球、棒球、田径等代表队的主力队员。1905年曾参加上海万国运动会,获1英里跑冠军。1910年参加中华民国第1届全国运动会,获880码跑冠军。1914年应聘到北京清华学校任教,在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工作了52年,先后任北京冬日的早晨,80高龄的马约翰在室外舞太极剑。助教、教授、体育部主任。
1919~1920年及1925~1926年,他两次到美国斯普林菲尔德学院(春田学院)进修体育。1936年担任中国田径队总教练,到德国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后赴欧洲一些国家考察和讲学。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他深入研究体育运动规律,创造出生动活泼而有力的徒手操编组的程序和方法;又根据田径、球类等项运动的特点和训练的需要,编制出各种不同内容的徒手操。1950年发表《我们对体育应有的认识》一文,较全面地阐述了体育的科学基础、运动对生理的影响、技能的训练方法,以及体育和生物学、心理学、哲学之间的关系。
1949年当选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1956年当选为主席;1953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今国家体育总局)委员;1954、1959年和1964年当选为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马约翰终生坚持体育锻炼,在体育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均作出可贵的贡献,著有《体育的迁移价值》《我的体育经历十四年》等。
词条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