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勒,W.
最后更新 2023-04-03

(1887-01-21~1967-06-11)
德裔美国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生于俄罗斯帝国塔林(今爱沙尼亚共和国首都),卒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恩菲尔德。1909年获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10年到法兰克福大学任教。1912年,他与K.科夫卡一起参加M.韦特海默的似动现象的实验研究,共同奠定了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1913~1920年,克勒在大西洋加那利群岛的腾奈那夫岛上任普鲁士科学院人类学研究所主任,对猩猩进行实验。1921年任柏林大学教授和心理研究所主任。1935年,因受A.希特勒的迫害,离德定居美国,任宾夕法尼亚州斯沃斯莫尔学院心理学教授。1958年任新罕布什尔州达特茅斯学院研究教授。195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克勒认为一切现象经验都是有意义的整体。他强调组织结构和关系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在《人猿的智慧》(1917)一书中,他以自己的长期观察,描述了关于动物解决问题的实验,提出了顿悟的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主要取决于对整个情境结构的突然知觉。在知觉方面,他对动物的结构知觉能力及图形后效的研究,有力地支持了格式塔的知觉理论。他主张心理学和物理学紧密结合,曾试图用神经组织中的物理格式塔说明知觉的格式塔。
主要著作有《格式塔心理学》(1929)、《价值在事实世界中的地位》(1938)、《心理学的动力学》(1940)、《图形后效》(1944)。其中《格式塔心理学》被公认为是对格式塔理论最好的系统说明。
词条分类